二十大報告提出,要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,著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,經濟發展要堅持以質取勝,以量變的積累實現質變。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,安徽縱深推進“畝均論英雄”改革,用最快的速度讓最好的項目獲得最優的資源要素,助力制造業提質擴量增效。
在蕪湖市繁昌區共享智能鑄造產業創新中心,一臺臺3D設備正在打印砂型,往這些砂型里注入鐵水就可以生產出各種鑄造件。與傳統的鑄造業相比,3D打印方式更加清潔、高效。然而,由于安徽省嚴禁新增鑄造產能,這樣的優質項目一度在繁昌無法落戶,倒逼當地政府通過淘汰6000噸落后產能解決了這個難題。
共享智能鑄造產業創新中心(安徽)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常永慧:通過傳統鑄造產能的置換,我們二期的項目也已經動工建設,全新的智能鑄造工廠投產后,我們畝均產值能達到1000萬元/畝。
以畝均論英雄,截至目前,蕪湖市繁昌區加快“騰籠換鳥”,已累計盤活閑置低效工業用地2400多畝,為3D打印及智能裝備、大健康等主導產業換來了更大的發展空間。
大力實施“畝均論英雄”改革,是安徽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、促進制造業提質擴量增效的重要路徑之一。安徽一方面加強頂層設計,出臺《推廣畝均效益評價工作意見》,省級建立聯席會議制度,市縣清單化專班推動;另一方面,鼓勵基層創新,各市縣因地制宜科學設置指標評價體系,制定差別化財政獎補及水電氣價格政策等,上下聯動加快畝均改革向縱深推進。
省經信廳經濟運行局局長、省畝均辦專班成員張曙光:省畝均辦發揮“牽頭抓總”的作用,是精心地組織、強力地推進,特別是金融差異化政策,我們創新開展了“畝均英雄貸”,這也是安徽省在全國的一個創舉。
創新設立“畝均英雄貸”,讓金融“活水”加速流向優質企業。前幾天,銅陵市發布了2021年度工業企業畝均效益評價“白名單”,495戶企業上榜,將優先獲得純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等金融支持。
有了“畝均英雄貸”的支持,剛剛獲評2021年度銅陵市A類企業的安博電路板公司,已率先簽約貸款3200萬元。企業拿到“畝均英雄貸”以后,主要應用于企業的汽車新能源和太陽能新能源方面的產品的提升,從原來的畝均稅收12萬(元)達到改造升級以后的20多萬(元)。
自2021年11月整省推進“畝均論英雄”改革以來,安徽16個市已全部完成首輪畝均效益評價工作,提前半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覆蓋。2022年上半年,全省共處置批而未供土地17.9萬畝、閑置土地4.4萬畝;到2022年11月份,全省共發放“畝均英雄貸”6230筆、1854.8億元。
中國信通院兩化融合研究所副所長鞏天嘯:安徽省在“十四五”時期加大改革創新力度,推廣“畝均論英雄”改革可以說是正當其時。反映出了在經濟治理過程中,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,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效能,推動資源向優質企業集中;體現了經濟治理導向更加科學,治理能力更加提升。
改革活力充分激發,畝均效益快速攀升。2022年,安徽省級以上開發區投資項目畝均投資準入門檻平均值達280萬元/畝,較2021年提升43%;畝均稅收準入門檻平均值達20萬元/畝,較2021年提升58%。